检验计量中心细大不捐降本减费

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和转型发展压力,检验计量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共度难关、和衷共济意识,认真落实公司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,习惯过紧日子”行动要求,坚持从大局着眼、从小处着手、从细节抓起,采取有效措施,堵住效益流失点、唤醒效益沉睡点、培育效益增长点,以“过紧日子”的心态,让每一笔钱都花在“刀刃”上,用实际行动助力公司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。

  思想开关紧起来,达成“过紧日子”的共识合心。一是以专题会议促进站位提高。召开“降本减费工作专题分析会”,对集团公司化工事业部提出的帮扶建议进行学习研判,从人工成本、物料消耗、外委检测等5个方面制定措施22条。制定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“扭亏脱困”两个落实方案,每月召开党委会研究推动降本减费工作落实,每个重点项目都有班子成员承包负责,形成党政合力、班子聚力的工作局面。中心各级领导利用管理例会、专业会议、车间调度会等契机,宣讲公司当前形势任务,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降本减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。二是以宣传引导深化节约共识。近几年,检验计量中心一直在干部职工中强化“不挣钱就必须少花钱,省不了大钱就要省小钱”的观念,引导职工以“拧毛巾”的劲头,节约每一笔费用。利用中心主页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“金点子”,深挖并宣传“群策群力、降本减费”“以破局思维过好紧日子”等典型做法。三是以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。制定《检验计量中心2024年降本减费工作方案》,对能耗、物耗以及非生产性费用指标进行细化分解,将可量化的指标逐层设置目标值,建立中心到站、站到班组、班组到人的三级管控模式,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月度星级考核与党支部考核,并在中心管理例会上进行专项讲评,对超标单位下发“超预算通知单”,从严管理每一笔费用,保证各项指标的有效落实。

  措施办法实起来,凝聚“过紧日子”的行动合力。一是提质增效出新招,算好效益账。通过反复进行仪表维护与校验、离线在线数据比对,成功实现二热电5#炉、一热电3#炉在线分析全面替代离线检测,大幅提高分析检测效率,促进锅炉高效运行。二是物资替代见真招,算好成本账。积极推动仪器仪表国产化工作,配合物装招标采购,新购国产气相色谱仪、在线色谱仪10台,替代进口产品,节约采购费用约130万元。针对进口87台在线PH、电导率分析仪电极,制定了国产化替代方案,可节约采购费用20万元。三是盘活资源亮实招,算好整体账。根据装置开停工情况、分析频次,对294台在用气仪器进行优化整合,停机或间歇性开机110台,优化率37%。通过新建分析方法,实现14台停用气相色谱仪对老旧仪器的替代。组织开展试剂、玻璃器具及消耗类物资存量排查,对半年以上存量试剂实施中心内部统一调配,减少化检计量费用占用。目前对三氯甲烷、碘化钾、石油醚等9种200余瓶试剂进行内部调剂,减少资金占用1.06万元。四是节约能耗使硬招,算好明细账。在不影响产品出厂判级的前提下,尝试用小硫化机硫化顺丁橡胶、稀土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,全年可节约蒸汽费用62万元。对高价值备件进行维修,降低备件购置费用,在用的4台在线流变仪的减速箱及电机组件已连续3年没有新购。炼油厂在用BARTEC在线馏程仪,经过下线清胶后,同样实现连续3年没有新购,可节约蒸馏单元购置费用约12万元。

  工作成效赛起来,实现“过紧日子”的步调合拍。一是全员响应,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。开展“三问与三想”大讨论,针对管理、效益、发展“三问”,认真思考工作差距是什么?降本增效措施有什么?责任使命担什么?以“红色网格”为依托,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带动更多职工做好挖潜增效工作。秉承“既要抱西瓜,更要拣芝麻”的节约意识,从职工身边的电灯、空调、饮水机、热水器入手,全面推行“开关落实到个人”行动,共张贴责任人标签1679张,“人人头上有任务、人人心中有节约、一点一滴省花销”的过紧日子行动蔚然成风。二是创新载体,激发创新创效的主观能动性。2024年,全面开展电消耗、化检计量费两项小指标竞赛。根据前3年同期电量情况制定确保值、力争值和奋斗值,促进节能降耗。对各分析站季度化检计量费进行核算,每季度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考核。围绕保安全、增效益、促发展确定“揭榜挂帅”项目29项,开展金点子、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,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和专家的技术优势,共同推进降本减费措施落地见效。三是跟踪督查,强化责任约束。检验计量中心纪委以各类监督为抓手,拧紧责任“链条”,对车辆费用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督,防止走型变样,筑牢厉行节约防线,确保“过紧日子”要求落实落细。(张潇玲 赵诗雨)

信息来源:中国石化燕山石化
2024-05-16